投壺的由來
投壺是把箭投入壺中的一項傳統活動;是中國古代六藝之一射禮及射藝的延伸。
投壺脫胎于射禮是公認的,兩者在形態、意趣、方法、規則等方面有諸多相似之處,可以說,投壺是一種以矢代箭、以壺代侯的小型的射禮,是一種「筵席邊的射禮」。
投壺,既具有與射禮相同的禮儀,如立德正己、君子之爭、發而不中、反求諸己等,又具有投壺獨特的禮義和價值。
Dodging
投壺,歷史悠久,早於先秦時期已有文字記載,相傳至今已有二千多年。投壺本為禮儀活動,流行於先秦各國君主、諸侯及士大夫等上流階層。士大夫喜以射禮於宴會上娛賓,但因庭院不夠位置,或有些賓客不諳箭術,故以手代弓,輪流將箭投入銅壺中代替射禮。
秦漢時期,投壺活動仍受當代禮數約束,投壺之前,主客之間要請讓三次,客套一番才可以開始,並以體現君子之爭、立德正己、發而不中、反求諸己等禮數為旨,不以娛樂競技為主要目的。
秦漢以後,射禮被廢,投壺始於民間普及,逐漸演變為酒席宴會上的餘興節目,更發展出多樣花式。雖然以禮教化的意味漸弱,投壺仍被視為雅緻活動。據《東觀漢記》所載,東漢的大將祭遵:「取士皆用儒術,對酒娛樂,必雅歌投壺。」
幾經演變,投壺的規則和花樣愈來愈五花百門。宋代大儒司馬光著書《投壺新格》,重新將投壺的規則和花式以古禮規範化起來,將一些「投機取巧」花式剔除,再次將投壺提昇為士大夫間之雅緻禮儀,令投壺於中土逐漸息微。
投壺用具
-
一般以銅所製
-
闊壺身、窄壺口,壺身側有兩耳
-
壺高一尺二吋,壺口直徑兩吋半
投壺器材 ─ 箭
投壺所需用具 ─ 壺
-
一般以木製,現時則以塑料製作的安全箭為主
-
總箭數以參與人數而定,每人每局有四支箭,輪流投完為一局
投壺玩法
投壺玩法很簡單,只需要將箭矢用手投向竹製壺中。它亦因其玩法而得名投壺。
投壺過程[古禮]
賽前
主人盛情邀請賓客玩投壺,賓客需婉拒兩次。然後在主人第三次邀請下,客人才能參與投壺。
開賽
每人四枝箭,主人站左,客人站右,在離壺兩箭半的距離開始投射。
位尊者,可把箭擺於地上,投一箭拾一箭。位卑者,需把箭抱於身上。
每投一箭,未投入0分,得分多少,就由站在壺側面的主持人(司射)計分,將「算」放於「中」。
-
第一箭投入10分。第一箭投入叫「有初」。
-
第二箭投入5分。
-
第三箭投入5分。
-
第四箭投入20分。第四箭投入叫「有終」。
第一箭未入,二三四箭皆入:加一分。此情況叫「散箭」。
箭沒有全入壺,叫「倚竿」,不計分。
箭尾入壺,叫「倒中」,不計分。
四箭投完,主持人開始算總分。然後宣告此局勝負,再由監禮人(司正)宣佈罰酒。
局後
侍者(酌者)斟酒,由勝方給敗方送酒,敗方要認罰,跪下受酒,然後開始第二局、第三局。
結束
三局兩勝,贏家出現。監禮人宣佈贏家。全場喝起慶功酒。然後,主持人宣佈遊戲結束。
Avoidance rules
The evasion movement started in Hong Kong in 2015 and is a movement based on safety considerations. The rules are based on dodge balls and use dodge disks. The raw materials of the dodge plate are nylon and foam, which are light and soft, and the body will not be easily injured if hit.
更多投壺介紹影片
投壺基本教學
投壺歷史
投壺活動演示
Emerging sports dodge disc Dodgebee
Event photos
更多新興運動詳情及介紹,請瀏覽以下連結
芬蘭木柱是一個老少咸宜的北歐傳統運動,簡單容易上手,玩法很類似保齡球。
躲避盤為日本新興運動,躲避盤器材輕便安全,又是團隊競技,深受香港中學小學界歡迎。